第829章:諸葛正我:究竟是誰救走了嬌娘,真該好好謝謝他(求自訂,求鮮花,求評價 嬌娘說出這樣的話來時,令諸葛正我大為尷尬。
人在綜武,開局威脅殷素素 by 戾獸窮奇
2024-9-30 21:42
支支吾吾的半天說不出來話。
既不能否認嬌娘美貌,又不能昧著良心說顧寒淵不是英雄。
好在嬌娘最終還是善解人意地放過了他。
不過無論是諸葛正我還是嬌娘自己都沒想過她會和顧寒淵扯上什麽關系。
諸葛正我是從未考慮過嬌娘離開他身邊的可能性。
而嬌娘則是自信自己這十數年如壹日的堅守。
就算顧寒淵再怎麽優秀也不會讓她動心。
只是嬌娘也沒想到自己竟會壹語成讖。
雖然她和顧寒淵之間還沒有愛與不愛的關系。
但是顯然也已經不再單純。
顧寒淵既是嬌娘的救命恩人,又是和她第壹個有過如此親密接觸的男子。
單純從倫理上說的話,嬌娘和顧寒淵之間已經比諸葛正我更加親近了。
畢竟這麽多年下來,諸葛正我壹直刻意和嬌娘保持著距離。
諸葛正我也沒想到自己極為推崇的顧寒淵竟然在打著對他而言其實很重要的嬌娘的主意。
無論是杏子林拆穿慕容博的陰謀、解救江陵城,還是大鬧清國皇宮,力斬睿親王多爾袞,並且對抗禍亂江湖的“羅網”無天。
如此種種都證明了顧寒淵行事的正當性,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甚至嚴格說來,顧寒淵對於明國就算比起當年的朱無視也是不遑多讓的。
因為當年清國攻破紫禁城,覆滅崇禎朝之外還殺了不少皇室成員。
這些年來又壹直對明國虎視眈眈。
可以說清國就是明國最大的敵人。
蒙元都要往後靠靠。
朱無視確實很厲害,險些北伐成功。
但是嚴格說來,顧寒淵才是唯壹壹個真正讓清國損失慘重的人。
畢竟朱無視北伐最終還是功虧壹簣了。
當年清兵入關,除了皇太極之外,出力最大的便是睿親王多爾袞和豫親王多鐸。
傳聞多鐸因染上天花而死,當然如今看來多半也是被皇太極帶到“清祖祠”傳功失敗後暴斃而亡了。
而多爾袞不僅戰功赫赫,還不聲不響地成為了陸地神仙。
雖然他是靠著“清祖祠”的龍脈之力突破的,但這是只有顧寒淵和皇太極才知道的真相。
就算是康熙也不過是壹知半解罷了。
因此傳聞便成了多爾袞假死潛修突破的陸地神仙。
要知道明國的軍隊實力遠不及清國的八旗兵。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能敵”。
這是清國八旗兵面對明國時打出來的戰績。
當年朱無視北伐靠的也不是相對孱弱的明國軍隊,而是被征召而來的大量江湖高手。
使用的是江湖高手的斬首戰術和奇襲戰術才險些北伐成功的。
明國相比清國最大的優勢便是江湖高手眾多,高端戰力占優。
若是連陸地神仙的數量都被清國趕超的話,可想而知對於明國的影響有多大。
所以當初消息傳到明國的時候可是造成了不小震動的。
而顧寒淵斬殺的多爾袞不僅是陸地神仙,更是第壹個被殺的清國皇室。
這樣的戰績是明國和清國對抗至今從未有過的。
更別說顧寒淵還毀了小半個清國皇宮,打擊了清國朝廷的威嚴。
實際上自從顧寒淵現身京城以來,朝廷上下就沒少討論該怎麽對待他。
顧寒淵出身武當派,算是根正面紅的明國人。
按理說明國朝廷應該對他的功績進行嘉獎,還能順便進行拉攏。
然而問題在於顧寒淵的功勞太大了。
封王可能還差點,但是封侯肯定是夠了的。
不過朝廷方面又不太樂意對顧寒淵壹介江湖中人給予這麽大的封賞。
畢竟明國的侯爵絕大多數都是皇室宗室,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異姓侯。
豈能隨意給原本不是朝廷中人的顧寒淵封侯?
但是封賞的力度若是低了,那就不是拉攏,而是結仇了。
好歹顧寒淵如今的地位也等同於陸地神仙了。
更別說他還有壹個西夏郡馬的頭銜。
而且李清露還是下嫁給顧寒淵的。
再加上近來西夏的朝堂是由皇太妃李秋水和李清露攝政的。
因此無論李清露還是身為郡馬的顧寒淵,地位自然就更高了。
朝廷在如何對待顧寒淵的問題上自此陷入了僵局。
諸葛正我倒是主張極力拉攏顧寒淵。
壹個侯爵之位換來堪比陸地神仙的顧寒淵對朝廷的歸屬感再劃算不過了。
只是不知當他得知嬌娘身上發生的事情之後,還能否保持這樣的觀點。
昨夜顧寒淵享盡艷福的同時,諸葛正我卻忙得暈頭轉向。
本來昨夜諸葛正我就因嬌娘失蹤而心急如焚。
在判斷出擄走嬌娘的很可能是寧王世子朱拱樤之後,他便準備上門興師問罪。
然而卻在路上撞見了謀反組織“同舟會”的黨羽。
對於朝廷而言,最大的事情莫過於謀反了。
“同舟會”正是朝廷朝廷最嚴厲打擊的對象。
對朝廷忠心耿耿的諸葛正我自然不會放過“同舟會”的成員。
將之擒拿後得到了壹個重要情報。
天和醫館的館主陳幕禪手中有壹份“同舟會”成員的名冊畫像。
因此“同舟會”正在追捕他。
天和醫館卻對外宣稱前日陳幕禪夫婦外出采藥的時候墜崖,屍骨無存。
“同舟會”自然不信這種說法,認定他只是帶著名冊藏了起來,並且準備去天和醫館將陳幕禪的女兒和徒弟抓起來逼問。
諸葛正我急忙前去救下了陳幕禪的女兒陳安安和他的徒1.8弟朱壹品、趙布祝。
這麽大的事情,諸葛正我自然要急著向皇帝朱厚照稟報。
只得暫緩嬌娘之事,讓無情和鐵手去寧王府上救人。
無情和鐵手被攔在寧王府外進不去。
好在諸葛正我借稟報“同舟會”之事的時候順便將嬌娘被寧王世子擄走的事情報給了朱厚照。
朱厚照本就想要打壓寧王,便將寧王和寧王世子召入宮中,並且勒令他們放了嬌娘。
兩人壹口咬定嬌娘不在他們手上。
諸葛正我敏銳地察覺到朱拱樤神情中的不甘心和寧王的惱怒。
猜想很可能嬌娘早已被人救走,所以兩人才會是這個反應。
諸葛正我松了口氣的同時,也在疑惑地想道:
“究竟是誰救走了嬌娘,真該好好謝謝他。”。